农行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.8% 县域贷款占比36%
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
3月30日,农业银行发布了2021年业绩报告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末,该行资产总额29.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9%;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217亿元,较上年增长9.5%;实现净利润2411.83亿元,较上年增长11.8%。各项贷款余额17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2%;各项存款余额21.9万亿元,同比增7.5%。不良贷款率1.43%,较上年末下降0.14个百分点。
拨备余额超7000亿
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,2021年该行全年营收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。通过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,农行的资产规模增长较快,新增贷款投放达到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,“以量补价”带动了利息净收入的增长。同时,中间业务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,消费金融、线上金融业务收入增长较快。
对于农行资产质量的情况,张青松认为:“越来越多的信贷质量把控是管理层的重大课题。”据介绍,农行一直高度重视信贷风控,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58亿元,新发生不良1451亿元,同比减少181亿元,新发生不良率0.97%,下降0.27个百分点。
“农行的拨备余额超过了7000亿元,高于不良贷款余额和逾期贷款两者总额。可以说,农行有消化任何可能风险损失的风险储备。”张青松称。
他还表示,农行在风控方面实行了信用数字化管理,信用风险前瞻识别,建立风险数字化管控平台,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管理。同时,加大了对大额授信客户、地方政府债务、小微企业贷款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。对潜在的风险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。“对风险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。”
2022年信贷投放拟增超10%
针对银行信贷的投向情况,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,该行的信贷主要投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。他表示,该行聚焦主责主业,加大了乡村振兴县域贷款。截至2021年末,县域贷款余额6.2万亿元,新增9130亿元,增速17.2%,余额占全行贷款比例达到了36%。增量、增速、余额占比均创近10年新高。
同时,农行加大了对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。2021年新增重大项目贷款6738亿元,新增地方债投资5160亿元。
另外,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1.7万亿元,增速18.5%。大力支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服务覆盖率达60%,贷款余额197亿元,增速33.1%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.3万亿元,增速38.8%,连续3年超过30%。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.47万亿元,增速21.5%。
“2022年2月末,农行各项贷款稳定增长,新增6300多亿元。银行在2022年将继续强化贷款投放,计划全年投放增速高于10%。”张旭光表示。
对于房地产贷款风险,农行副行长崔勇表示,该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和占比两项指标低于监管上限,实现了双指标达标。“少数大型房企,特别是海外债、信托等融资占比较高的企业风险暴露。农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上升,但是风险可控,贷款占比比较低。银行在2022年对房地产贷款将强化民生属性,合理安排投放,完善差异化管理,强化全流程风险防控,并积极支持通过项目并购的方式,化解房地产风险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”
(编辑:朱紫云 校对:颜京宁)